作為新時代寵兒,同時也被稱為“制造業(yè)皇冠頂端的明珠”,機器人已經深深融入了我們的生活,隨之而來的話題也就越來越多。新聞媒體對其青睞有佳,對它的關注程度堪比大牌明星,寵兒二字當之無愧。也許因為天生惹人憐,不僅工廠的老板要用它頂替流水線工人,連餐館、飯店的老板也要聘任它當服務員,這樣一種人見人愛的魔力真是羨煞我等。 [詳情]
這幾天,12306火了,憑借獨具風格的驗證碼。其實,12306每年春運的時候都很火,因為它虐遍異鄉(xiāng)游子。拋開路線、車次等其他因素,網速是春運搶票的關鍵,奈何我國網速實在不給力。今日咱們就來談談我國寬帶提速的那些事情。 [詳情]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數據量正在呈指數級增長,云計算的誕生讓我們步入大數據時代?!按髷祿遍_始向各行業(yè)滲透,顛覆傳統(tǒng)管理和運營思維大數據在電商行業(yè)的價值已被人熟知與接受。 [詳情]
據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xié)會執(zhí)行秘書長柯玉寶透露,今年12月中旬,國內首部無人機“交通法規(guī)”《輕小型無人航空器運行暫行規(guī)定》將要出臺。出臺“交通法規(guī)”,意味著無人機操控者的行為將受到一定的管制,以往出現的“闖入政府大樓”、“誤入監(jiān)獄”、“砸傷群眾”等烏龍事件或許能減少。[詳情]
不少人可能都覺得目前的虛擬個人助手都太笨了,很難真正提供“貼心”的 服務。不過在未來,智能設備將會可被植入到大腦當中,來直接讀取我們的思想。據報道,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就正在開發(fā)一款可通過讀取大腦信號來了解身體需要的設備。[詳情]
上世紀末,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成為智能建筑產生與發(fā)展的重要支柱,而本世紀初的物聯網等技術的發(fā)展,更促進智能建筑的發(fā)展。[詳情]
今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發(fā)展峰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全球能源互聯網已成為引領全球發(fā)展的重要議題,不僅對能源發(fā)展具有革命性意義,而且有助于塑造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新格局。[詳情]
瓶頸成常態(tài) 儀器儀表中小企業(yè)如何破“無春”之困?
日前,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最新數據,2015年11月,中國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6%,比上個月回落0.2%。但高科技制造業(yè)與裝備制造業(yè)的PMI一路保持著增長狀態(tài)。雖然大環(huán)境發(fā)展良好,但儀器儀表中小型企業(yè)發(fā)展仍然比較困難。[詳情]
今天,制造商可以對大量來自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的數據進行追蹤。麥肯錫的文章通過對數個案例進行解析,以此來說明大數據以及高級分析應用和平臺如何能夠為經營決策提供幫助。[詳情]
為了對工業(yè)4.0的潛在的世界范圍內的影響有更進一步的量化的理解,我們對德國制造業(yè)展望進行了分析,發(fā)現第四次技術革命會引發(fā)生產、稅收、就業(yè)、投資四大領域內的收益。[詳情]
波士頓咨詢公司發(fā)布報告介紹了工業(yè)4.0時代的九大技術趨勢,并探討其潛在的技術和經濟效益。這九大技術進步已應用于制造業(yè),而隨著工業(yè)4.0的到來,它們將改變生產方式:獨立和優(yōu)化的單元將完全整合為自動化的生產流程,改變供應商、生產商和客戶之間的傳統(tǒng)關系,也改變了人和機器之間的關系。 [詳情]
近日,《工業(yè)4.0實踐手冊》出版,該書由參與德國聯邦工業(yè)4.0國家戰(zhàn)略規(guī)劃的弗勞恩霍夫勞動經濟與組織研究所獨家授權,2008年獲得德國聯邦十字大勛章獲得者迪特·斯帕特主編。近兩年,關于工業(yè)4.0的消息甚囂塵上,有看好的,有唱衰的,非常熱鬧。在我國推出“中國制造2025”計劃后,就像在工業(yè)4.0的烈火上澆了鍋油,一下引起各方注意。[詳情]
工信部為推進“中國制造2025”制定了一個包括五大工程落實方案、四大專項規(guī)劃和兩個行動計劃在內的11項文件支撐體系。這些文件將會通過工信部辦公會的審議,并征求其他部委的意見,預計在年底或明年初陸續(xù)公布。[詳情]
報告顯示,中國在3D打印、納米技術和機器人工程學三大前沿技術的專利申請方面表現搶眼。其中,自2005年以來,在全球3D打印和機器人工程學領域的專利申請中,有超過1 4來自中國,這一占比為世界各國之最。在納米技術方面,中國是第三大專利申請...[詳情]
今年10月外界便謠傳索尼將買下東芝的影像感應器業(yè)務,以因應市場對相關產品的大量需求,包括蘋果、三星及小米的智慧型手機皆采用了索尼所制造的影像感應器,市場占有率超過4成。[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