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這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著名德國建筑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說過的一句話。這句話相信很多人聽過,或者或多或少接觸過與之相關的概念。這個概念得以流行并為現代簡潔風盛行埋下根基,除了密斯自身巨大的貢獻和對后世深遠的影響,很大程度上也離不開蘋果公司的功勞,不管是在設備的設計還是在應用程序的開發(fā)上,蘋果公司都極力將這個概念表現得淋漓盡致。之所以提及這一概念是因為這種“簡化即加法”的概念就是樂的美在別墅燈光處理上所遵循的主線。
刪繁就簡,簡單而不平凡。打造簡約風家居意味著不僅需要嚴格控制裝飾元素的數量,而且設計上的每一個選擇都必須斟酌再三,稍有不慎整個空間將變得單調乏味。眾所周知,燈光除照明外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功能就是補足,補足功能表現在強調物體的存在,強調物體的輪廓,強調物體的特點,甚至強調物體的效用等。這一功能在簡約格調的裝修中對裝飾元素的欠缺和獨特創(chuàng)新之間起到非常有效的平衡作用,也是讓簡單質變成不平凡的捷徑。整棟別墅的裝飾元素最難忽視的莫過于大量原木元素的使用,這一點在客廳的結構設計上尤為突出,例如天花上的米字形原木條就是一個出其不意的設計亮點。對這種極具線條感的裝飾元素選用硬燈條即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且硬燈條安裝上的簡單便利也為日后維護或更新工作省去不少心力。
總不乏一些人追求經典,因為經典意味著永不過時。在燈光的世界里,筒燈與裝飾物的結合就是一個經典?;蛟S因為筒燈能夠能將光的樣子真實的展露在人的視線下,在筒燈下你甚至能看到光的輪廓,另一方面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能把麾下物體的優(yōu)點輕而易舉地展示在你眼前,一覽無遺。這得益于筒燈自身的各自優(yōu)勢,它帶來的這種美感簡直唾手可得,就像各品牌的經典款,簡單卻讓很多人割舍不下。別墅的閣樓縱然有斜屋頂下的種種風情,卻難掩自然光線缺乏的敗筆,如何提高閣樓的整體亮度又不至破壞閣樓應有的暗調風情是燈光設計上的難點,樂的美設計師和工程師們憑借多年的經驗通過筒燈的與壁飾的結合將這一難點迎刃而解。此外,設計師們還通過墻體與地板夾隙安置燈條的方法讓整個閣樓的燈光效果耳目一新。
照明業(yè)界總時不時能聽到有人說:“如果你對燈的概念還停留在照明上,那你真的OUT了”確實,照明的功能已經是燈光一項不足一提的基礎功能,燈光對環(huán)境格調的提升,對環(huán)境意境的渲染才是時下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上文提到的筒燈在小面積壁柜的應用固然經典,但如果柜子覆蓋面過于龐大,甚至占據整面墻體,這時筒燈的作用就會顯得稍微遜色,如果用傳統(tǒng)少量筒燈處理會讓筒燈表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增加筒燈數量則讓壁柜的燈光效果顯得繁冗,此時燈條的替代是當仁不讓的最佳方案。樂的美選用硬燈條刻畫壁柜的隔層線條,不僅提升壁柜的畫面感,更讓夜幕下這面的發(fā)光墻體為整個房間增添不少韻味。
不管你是一位獨攬一桌滿漢全席也不在話下的廚藝高手,還是一位用盡畢生所學也只能端出一碗方便面的烹飪生手,廚房這個特殊的空間,它只要存在,就需要你花心思去打造。就如盛在精美餐具的佳肴總顯得更加美味,誰又能斷言精致而實用的廚房不會讓烹飪者端出更出色的菜肴呢?在廚房里花費過一些時間的人都深刻懂得燈光之于廚房有多重要,說廚房是家里最危險的地方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在廚房里與你共舞的是鋒利的刀具和高熱的火苗。所以選用廚房燈具的時候,亮度和光線的質量顯得尤為重要。樂的美在選用別墅廚房燈具之初便緊緊圍繞這一要點,為了實現實用與美觀并重,在操作臺上方選擇通過集中排列的防水燈條來實現高亮度的照明,這樣既確保足夠亮度又不至破壞別墅整體簡約之美,同時燈條的套管和滴膠起到很好隔離水和油煙的效果。
陽臺可以說是家離大自然最近的地方,落地玻璃門隔開外兩個世界,卻隔不開光的自由出入,所以陽臺燈光的設計不得不將自然光這一變化多端的分子考慮在內。樂的美工程師通過觀察各種天氣、各種時段陽臺將光線變化捕捉后,運用多種燈光結合產生的多變模式讓陽臺燈具能隨心所欲應對大自然光線多樣的變化,實現自然光與燈光能之間完美互補。
“God is in the detials”這也是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說過的一句話。如果細觀過樂的美在別墅燈光整體方案上的設計和操作時對各細節(jié)精益求精的處理,就能明白為什么這句話會讓樂的美人品出惺惺相惜的意味。又或許這也不足為奇,因為“細節(jié)就是上帝”這個理念本就應深耕于每一個真正在用燈光改變世界的人心里。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